行业资讯

新闻动态

干货贴 | 文创园区的创新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8.08.28
分享到:

台湾的文创园区,有相当的一部分是利用旧的城市建设遗址改造而成,其中以华山文创园和松山文创园为代表的特色园区,集合了台湾多种文创业态,成为台湾目前最重要的文创产业孵化器。



这两个由衰败的厂房腾笼换鸟式改造成的新型文创产业园,承载了台湾文创产业太多的光荣与梦想,已然成为台湾文创产业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



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



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被称为台湾文创产业的“旗舰”,它是台湾第一个文创园区,先打名人牌吸引粉丝,创造产业群聚移动,是台湾的文创櫉窗和台北最亮的文创星云。在台北所有的文创园区中,它虽不是面积最大,但却是发展最早、营运最为成熟,同时也是人气最旺的一处。

 

它的前身为创建于1914年的日本"芳酿社",曾是台湾最大的制酒工厂之一,开启台北酒工厂的黄金时代。1987年4月1日,随着搬迁,华山作为酒厂的历史宣告结束,并至此闲置。



1997年,由"金枝演社"进入废弃酒厂演出《古国之神——祭特洛伊》而引起的"侵占国产"事件,使台北酒厂迅速引发关注,从而第一次给了它再利用的契机,并推动转型。1999年,台北酒厂正式更名为"华山艺文特区",成为多元发展的艺文展演空间。

 

2002年,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对华山艺文特区进行旧空间活化再利用,将其调整为"文化创意园区"。经过全面闭园整修,2005年底,结合旧厂区及公园区的"华山1914文化创意园区"重新开放,供艺文界及附近社区居民使用至今。2006年,华山正式定位为推动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旗舰基地。2007年12月,台湾文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园区25年的经营管理权利。



华山园区的游客群体有观光客、台北市民两类,因为它不仅是台北的入口,也是喧闹城市中的净土,目前,园区70%左右的消费主体是当地民众。


自2007年底新开园以来,台湾文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头5年经历了连续亏损的惨淡经营境况,而随着市场认可度的逐步提升,华山人终于获得了他们想要的品牌效应——自2012年来,华山文创产业园区开始实现盈利。




华山 创新


① 旧建筑讲述历史文化故事


华山园区内完整保存着日治时期制酒产业建筑群,兼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构造风格,俨然一座产业建筑艺术博物馆。古旧建筑中不仅浓缩了台湾近代制酒产业的辉煌历史,更是珍藏着台湾百姓的生活往事。


② 艺术走下殿堂聚合文艺高地


华山园区的艺文场所,包含户外艺文空间和室内展演空间。户外街巷的展演空间极具亲和力,拉近艺术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容易形成交流互动。全年密集的展览演出、文艺活动形成群聚化效应,带动和吸引了大量学生、游客、行业团体等到来。


③ 特色店铺诠释休闲生活方式


特色店铺座落在园区大小巷弄里,艺术氛围浓厚。在提供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的同时,通过举办展览、讲座、节庆等活动,提供艺术文化体验,营造出满足人们吃喝玩乐和慢生活的创意聚落。


④ 多样市集提升全天候吸引力


华山园区的市集种类多样,处处创意,步步风景。周末假日园区门口大草原旁年轻人的创意市集,园区内"台湾味"十足小吃自助餐厅和创意店铺,明星工作室及其衍生的精品店,使华山园区全天候不停歇,白天和夜晚一样充满吸引力。



华山 启示


① 创意产品对位市场,成为园区核心支撑


华山园区的创意产品紧接地气、对位市场,靠时间积累已成为了具有情怀的热销商品,是园区的核心支撑。创意产品有主题、有品牌,包括文创设计商品、节庆礼品、观光纪念品等,它们大多立足核心文化资源,寻求多元载体,并延伸出无限生长点。


② 创意打造产业链条,保证园区持续发展


华山园区创意打造产业链条,将园区背后创意产业链的构建作为创意园区发展的核心,以保证和推动园区持续发展。目前,华山园区涵盖文化创意产业从创作、制造、加值、流通到消费端等所有方面,是从参与制作、创造到分享、传播、推广的过程,是生产、生活和生态相互有机结合促进的环境。


③ 创意经营实现效益与艺术共存


华山园区的经营理念不以单纯招商引资为目标,而是通过搭建创意平台汇聚人流,吸引有效的商家进驻。创意采取"商家入驻与空间租赁"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固定商家日常经营的同时,以艺术活动有效提升园区空间使用率,增加园区人气活力。



松山文创园



松山文创位于忠孝东路,邻近台湾建筑大师李祖原设计的台北101大楼,松山文创园前身是始建于1937年的松山烟厂,占地6.6公倾,保留了完整的厂房、澡堂、育婴堂、餐厅、庭院广场和水塘。



2011年台湾创意中心在这里主办了世界设计大展获得成功后,松山烟厂更名为松山文创园。松山文创园被定为为台北原创基地,分为“创意实验室”、“创意合作社”、“创意学院”、“创意橱窗”四块。

 

文创园除了保留原有建筑外,更邀请世界知名建筑师伊东丰雄操刀设计了这里的标志建筑——台北文创大楼。这座大楼也是台北市政府与富邦银行合作的BOT案。所谓BOT,即由民间机构投资兴建并营运,营运期满后,将该建设所有权移转至政府。



文创大楼引入了台湾文创名片诚品生活馆,除此之外,里面还有电影院、艺术展演场所、创意小店,以及各种餐饮店。这是文创园产业落地的第一个着力点。

 

松山文创园不光有老故事,还能不断发生新的故事,做到这一点,不只是靠硬件,而是对历史的尊重、人文的情怀、跨界的创意、优质的服务等关键的之处。



松山 创新


① 无处不在的文化体验


文创园区有很多DIY课程和商店,都可供民众亲身参与产制,经常吸引大批人潮,这也是实体商店在网络时代有别于在线购物的重要价值。废弃的旧火车、传统站台、站台上的创意小店等,总能带来特别的惊喜。


② 建筑风格的统一


位于烟厂仓库东北角处的 “台北文创”大楼,在设计上用了递增式的曲线,楼体外面点缀有绿色植物,蜿蜒而上,不会对旧烟厂形成太大视觉冲击。在夜晚,灯红通明的楼体像一个飘动的旗帜。


③ 诚品生活的文创商业模式


诚品书店之于台湾,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代表,旗下拥有书店、画廊、诚品生活、餐旅、行旅等自营品牌,把人文、创意、艺术、生活融入商业。


④  园区产业发展方向


依托园区原创品牌影响力,辐射周边商业中心。松山文创园、台北大巨蛋、台湾铁路管理局机务处三地结合,将在未来成为台北东区的文创旗舰特区。


⑤  园区准入机制


园区在选择入驻的艺术家和文创品牌时,要做一个审批的过程,对方必须阐述他的想法,让商业合作单位和设计师能够结合起来,形成更大的推广方向,并且要求他们必须要创新——有新观念、新的展演模式、挑战新的实验方法,通过园区的整合性服务,未来成为可以推广到世界各地的表演项目。



松山 启示


① 原创是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创意园区的运营重点不应仅限于如何引进产业,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激发创意及创新能量,使文创园区名副其实的成为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以此为凝聚力,在引进来的同时更要注重走出去,融入周边商业发展,实现工作、居住、休闲的多功能融合发展园区。


② 文创商业模式的创新


突出产业核心——“原创”。在原创竞争力的打造外更要强调模式创新,着眼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多功能的叠加,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将文创产业塑造成一个城市的灵魂。

 

③ 公私协力,政企互动


台湾行政部门积极为文化创意产业培育人才、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租税优惠,设置文化创意园区和文化展演设施,筑巢引凤。通过各种产官学政的交流和互动,形成生产、营销、研发等不同网络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



西安工业遗存的蜕变与新生


陕钢厂经过半个世纪的变迁,于2002年被西安建大科教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更名为西安华清科教产业集团)收购。在西安市幸福林带建设综合开发的大背景下,由新城区政府牵头,引入西安世界之窗产业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有效保护和利用工业遗存建筑,借鉴国内外文创园成熟的开发运营经验,秉承“旧厂房、新生命”的开发理念,开始了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的定位开发,成为城市复兴的新地标。



西北最具示范性的设计创意主题产业园

 

老钢厂在打造全国知名、西北一流的文创园品牌过程中,将设计、创意、建筑、文化有机融合,既体现城市艺术活力和时尚精神,又实现工业建筑文化的延续,已成为打造西安文化旅游产业的新样板和全国旧工业遗址改造的优秀代表园区。



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设计新名片


老钢厂致力于搭建促进文化创意生态体系和产业链发展的设计平台,加强行业沟通与协作;推动设计服务创新发展和国际交流;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追赶超越、文创引领,在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中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设计新名片。



整合社会资源,汇聚圈层影响力


园区入驻企业/商户共约150家,形成了以创意办公、文化商业、展览展示为主的产业结构。园区配备大型公共展示空间及配套设施,已举办过设计交流、艺术展览、品牌发布、创意生活等近百场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与参与,受到了社会媒体的聚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