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交流

新闻动态

让懂设计懂城市的人来决定城市的未来“为西安而设计”前期研讨会全纪实

活动时间:2015年8月9日下午      活动地点: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
分享到:

2015年8月9日下午,由CBC(China Building Centre)、《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办,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协办的“为西安而设计”前期研讨会在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现场出席了西安当地政府领导、开发投资者以及设计院长等各方专家学者,对目前西安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剖析,共同探讨了西安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方式的,大家积极建言献策,对“为西安而设计”项目后期的实施和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CBC学院副院长、UED杂志副主编杨纯红女士担任研讨会主持。她首先介绍了到场的嘉宾,并将活动的学术背景为大家进行了阐述。CBC“为城市而设计”西安组委会副主任、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总经理全建彪先生致欢迎辞,他表示将大力支持CBC“为西安而设计”项目,也将寻找和联合西安的志同道合者,全力以赴推动为西安而设计项目的落地,促进西安健康快速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执行主编柳青女士为大家介绍了“为西安而设计”项目的缘起,并以目前已经实施过的城市“设计”方式为西安提供借鉴。CBC发起的“为城市而设计”项目希望基于当地文化背景、聚焦城市建设核心区域,分析城市现状及热点问题,集中CBC平台优势资源,促进城市建设行业全产业链联动,引入国际化设计资源,共同探讨城市问题及解决方案。

“为城市而设计”目前已经走过了安徽、抚顺、深圳等城市,结合每个城市的发展特点采取了适合当地的方式;该项目此次落地西安,试图对西安发展过程中的思路与策略、问题与思考进行初步探讨、全面细致梳理,将城市历史文脉传承与宜居城市空间有机结合,寻找城市建设新模式,打造城市新亮点。

研讨会上,参会嘉宾积极发言,大家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探讨了“为西安而设计”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方式,并探寻大家对西安发展的共同关注点。“为西安而设计”不是一个抽象的、泛泛而谈的概念,而是通过具体场所改善和对人的生活方式优化来体现;对一座城市来讲,不管是规划也好,还是设计的建筑成果也好,一定要突出特色,要体现这个城市的个性;“为西安而设计”系列项目,更多的是从人的角度出发,为西安的人设计,满足市民对城市的基本诉求,设计更好的、适合当地和外来“西安人”的宜居幸福城市。

中国名城委副秘书长王祯谈了他对“为西安而设计”的几个层面的理解:“为西安设计,就是高智慧如何为西安服务,就是在西安稳健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塑造文化;另外,为西安而设计,是为了让广大市民如何安居乐业,让他们生活得更好/如果市民很满意,外地人也愿意来这个城市,就更好了。”同时,他也希望将“为西安而设计”作为一个长期的行动持续下去,这样可能解决的问题会更多一些,能够调动的社会各方参与的力量也会更大一些,对西安城市发展的影响也会更深一些。

“任何伟大的规划、伟大的设计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第一,文脉传承;第二,时代风尚;第三,个性建造。为西安而设计的核心是为西安的人,是为西安人的日常生活而进行的设计。”左右客出品人李建森大胆表达了他对西安目前现存城市发展问题的看法,并提出富有创见性的建议。“我们在城市设计上一定不要模仿、不要照搬;希望能出现停泊乡愁的建筑,我们不要把每个看到建筑的人当作局外人,要让他在我们的建筑上找到一种共鸣、归属感,让他永远为西安致敬,为设计致敬。”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赵元超认为:西安目前正处在从过去野蛮增长的方式,逐步转向精确化或精致化的阶段,如何让“懂得城市的人、懂得设计的人”来决策城市的命运,这将是“为西安而设计”项目要努力的一个方向。具体来说,可以结合CBC的资源优势,发起相关活动,将西安的热点建设问题,提炼为一个个典型课题,抛给建筑师们;大家集思广益,将会征集到众多城市更新方案,不但为城市建设积累了大量的设计样本;而且可以成为未来建设的参考智库。他觉得西安在保持自己的优势的同时,不能一味地固步自封,而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现代化和创新。

“中国有自己的城市建设的理念,不能完全套用西方的城市建设理念。其实每一个类型的建筑建成,不管是公共建筑还是民宅,我们都是有章法可循的,而且标准化程度非常高,包括管理体系、工匠体系、每一个细节全都是能严丝合缝搭上的……为西安而设计,要先从大的理念上着手,比如八水绕长安,可以组织建筑师、设计师、文化学者一起寻找西安曾经有过的八条水系,然后在现有城市空间里对它们进行标记,绝不是恢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专业总建筑师李子萍如是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克成教授首先表达了对西安本地建筑师张锦秋院士的崇敬之意。接下来他生动地以小说《长崎》的故事情节为切入点,表达了城市中应该有能够让美好记忆复苏和发酵的寄托物,基于此,他提出了“记忆盒”的概念:“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记忆盒、记忆墙,遍布这个城市的主要场所,那这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有记忆的城市。国家有国家的记忆,民族有民族的记忆,城市有城市的记忆。但我们不能说西安的记忆是城墙、大小雁塔、阿房宫等等,而更多的应该是西安普通市民的点滴记忆。”刘院长的想法得到了现场嘉宾的高度认可,听完大家频频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感动,似乎也若有所思。

“西安并不缺少古韵,而是缺乏创新,尤其是设计方法和理论的创新。”西安森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锦认为:政府和媒体应当转变观念,政府对设计院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大师设计,也应当给年轻的建筑师设计机会,应该吸引更多有想法、有创新的年轻血液参与到西安古城建设中来。同时通过媒体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领域的有志者,共同参与到为西安而设计。

西安华清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毕襄良指出,不同阶段不同的人看待城市规划的角度不同,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政府,他希望通过CBC搭建起来的沟通平台以及落地的项目,让政府听到更丰富的建议和意见。

   “对一个城市而言,越是有特色的,就越有生命力的。要突出城市的个性,保留有代表性的建筑。”西安市幸福林带管委会副主任张学理这样说到。他也介绍了幸福路地区的综合改造情况:幸福林带区域的总规划面积17.63平方公里;规划定位为集中央商贸、国际商务、休闲娱乐、文化创意为一体的西安市东部区域的商贸核心区、总部聚集区;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对于辖区环境提升、地区产业升级、工业遗产再利用无疑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他也提出:“能否以CBC为核心牵头,组织一个集金融、开发投资、设计一体的联合体,再结合了幸福林带区域、地方政府的三位一体,即现在大家都说的PPP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话,改造将更有针对性。”

   台湾华山1914文创园区副总经理、上海赫尔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文玲认为:外地人来看西安是看古典建筑,年轻人是想看创新,这两者如何在21世纪吸引人,所有的元素都需要被考虑进去;只有采用活的博物馆、用新的说话论述的方式才能让西安延续下去。建议未来建立一个西安独有的“会展演”体系,欢迎各式各样的人来,它会是一个让大家更全面、更立体地认识西安的平台。

西安大华·1935董事总经理郑玮庆从一个新西安人的视角建议,要求真务实地去为西安而设计。他认为西安也可以是国际的、时尚的、浪漫的、优雅的。城市建设要注重借助专业的、民间的力量,要让未来负责使用和经营管理的人与设计者一起讨论设计,激发新西安人对西安的爱。

 “西安近年来整体城市风貌和城市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与西安的定位有着密切的相关。”西安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庆瑜认为,在大遗址的保护过程当中,可以看到建筑师为西安做的各种努力和奋斗的过程。另外,他提出可以采用“众筹模式”来做西安老旧社区的改造。具体而言,就是做现有城市中时间周期比较长的老旧社区的改造;“我们可以通过当代互联网的技术来做众筹,可以让把资金投入到这种项目中,再加上政府对这类项目的资助,我们设计院也能得到一点微薄的回报,使成功改造成为一种最大可能。”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副院长刘煜教授提出从三个方面着手行动:第一、可识别的西安,对西安独特性的分析和界定;第二、认同感的西安,让本地人对西安的设计有认同感;第三、有活力的西安。比如可以发起设计竞赛,以街区地图和门牌系统设计为题,建立具有西安特色的标识系统,同时吸引大众参与其中,从使用者的角度来思考设计,促进西安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地机构主编宋群认为“没有回坊,西安就是一座死的古城”。回坊里有些生活方式很古老,近千年以来都在延续一种生活方式:依寺而居;他们围绕清真寺生活、从事商业活动,这种生活方式十分难能可贵地保留了下来。每一个人都有生活中的记忆碎片,是与生活、生命有关的东西。“为西安而设计”项目,希望也能捕捉即将失去的历史、记忆时,找到一些对应物,让大家关注我们所在城市,关注西安人。

在嘉宾精彩发言结束之后,柳青主编对大家的积极献言表达了谢意,同时也为大家对CBC平台的信任和寄予的期许表示感激,让我们更有动力去实施“为西安而设计”。

会议结尾,刘克成院长进行了总结发言:“过去人们谈过龙生九子,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算龙,可能西安就算长子了。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老大并非头脑最灵活,可能也不是最能当官和挣钱的。老大是比较木讷的,但它能守着父母、守着祖坟,天天敬奉一炷香火。我觉得西安一直扮演者类似这样的角色……西安是全中国人的,西安的第一个性质就是历史文化名城,意思就是说西安就是得把祖坟守好就行了,别的事跟你没太大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其实西安一直给整个中国,甚至给亚洲是创造价值标准的一座城市,就是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对待遗产,对待历史。所以,从这个角度我觉得需要西安的设计师反思,西安的设计师要更加自信,就是老老实实地做事情。把每一平方米的土地都当作你的家来做,也许这就是西安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借用CBC平台和信息,这样使我们能经常聚在一起,互通有无,交流思想。把‘为西安而设计’变得更加实在,这样可能就可以了。”